手机版 扫描口腔美学手机端网址二维码 官方微信 扫描口腔美学网站官方微信 欢迎来到口腔美学!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口腔资讯>什么是牙周炎:解码口腔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

什么是牙周炎:解码口腔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

发布时间: 2025-07-09 作者: 阅读量:

牙周炎,这一常被忽视的口腔疾病,正悄然威胁着全球数十亿人的口腔健康。作为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它不仅会导致牙龈出血、牙齿松动,更可能引发全身性健康问题。

牙周炎的病理本质:从菌斑到组织破坏的连锁反应

牙周炎的核心病因是牙菌斑——由200-300种细菌组成的生物膜。这些细菌在牙齿表面聚集,形成肉眼不可见的透明薄膜,其代谢产生的毒素会直接刺激牙龈组织。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出血,若未及时干预,炎症会沿牙周膜向深层扩散,破坏牙槽骨这一牙齿的“根基”。X光片显示,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可降低50%以上,导致牙齿支持结构丧失。

典型症状:从隐蔽到显性的演变轨迹

牙龈出血:刷牙时泡沫呈粉红色或咬硬物留血迹,是早期最易察觉的信号。此时牙龈沟深度已超过3毫米,形成病理性的牙周袋。


什么是牙周炎:解码口腔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


牙齿松动:当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/3,牙齿开始出现Ⅰ度松动(颊舌向移动≤1mm)。随着病情进展,Ⅲ度松动(垂直向移动>2mm)的牙齿可能自行脱落。

牙龈退缩:长期炎症导致牙龈向牙根方向萎缩,牙本质暴露引发敏感,冷热酸甜刺激产生短暂刺痛。

口臭困扰:牙周袋内厌氧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硫化氢等挥发性硫化物,形成持续性异味,常规刷牙难以消除。

高危因素:多维度解析疾病诱因

局部刺激:牙结石、不良修复体、食物嵌塞会加速菌斑堆积,创伤性咬合则直接损伤牙周组织。

全身关联: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较常人高3倍,血糖控制不佳会加剧炎症反应。此外,心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,更易受牙周致病菌侵袭。

行为习惯:吸烟者牙周炎进展速度是非吸烟者的2-3倍,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抑制牙龈血管再生。精神压力过大则通过影响免疫系统,降低口腔防御能力。

防治策略:从日常护理到专业干预

基础治疗:每日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邻面,配合牙线清除40%的接触区菌斑。每6-12个月接受超声波洁治,清除龈上结石。

药物治疗:局部应用米诺环素凝胶可抑制牙周袋内细菌繁殖,急性期口服甲硝唑+阿莫西林可控制厌氧菌感染。

手术治疗:对于深牙周袋(>5mm)患者,翻瓣术可彻底清创并促进组织再生;引导性组织再生术通过植入骨粉修复被破坏的牙槽骨。

系统管理: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%以下,吸烟者戒烟后牙周组织修复速度可提升40%。

牙周炎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,需要患者建立“口腔-全身”健康管理意识。通过定期口腔检查、科学护理和及时干预,完全可以将这一“隐形杀手”控制在萌芽状态,守护终身口腔健康。

相关推荐